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日期:12-15| http://www.59wj.com |考研政治真题|人气:706

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1答案:A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题干的表述"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可知,本题强调的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源于物质,反映物质。如果夸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就会走向二元论。除了A项之外,其他选项都与题干无关。

  【必背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应试对策】在准确记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抽取题干中核心意思进行分析、判断。

  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识记型试题。真理的本性是与客观相一致的主观;而实践是唯一能够将主观与客观连接起来的中介环节。A,B本身是错误的说法,C的说法比较含混,不如D准确。

  【必背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应试对策】熟记基本知识,直接判断选择即可。

  3.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3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是考查社会有机体的内容及其关系。根据题干中的核心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那么这里的"骨骼"指的就是支撑起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与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属于"血肉"即上层建筑。A是构成社会形态的主要内容;CD属于上层建筑。故选B。

  【必背考点】社会形态的构成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地位和关系。

  【应试对策】抓住题干的核心句,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判断选择即可。

  4.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4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本题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既有卢梭的语录,也有马克思的观点,尤其将试题融进马克思的原著中进行考查,其实抓住最后一句话"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什么"直接回答就行。根据记忆的知识,或是用排除法,都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是C。

  【必背考点】人的本质的具体内容。

  【应试对策】抓住题干所问,去掉"干扰性"(在某些情况下是提示性的)信息直接判断选择即可。

  5.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4.2亿元B. 3.5亿元

  C.3.3亿元D. 2.4亿元

  5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数字型案例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第二章知识点"货币流通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

  具体的解题步骤是同一公式、两次运用。先将题目给出的数字代入公式为:3亿=24万亿/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从而得出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8万次;

  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24+24×10%=26.4万亿;那么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6.4万亿/8万次=3.3亿。

  其实,根据试题的题意可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那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价格总额增长10%,那么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增长10%,即为3+3×10%=3.3亿元,同样选C。

  【必背考点】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及公式。

  【应试对策】在准确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的运用。

  .
       
        www.59wj.com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 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 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6答案:A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而垄断资本主义又进一步划分为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和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资本主义的性质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其具体形式包括国有企业、国私混合企业和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是为了解决私人资本无法解决的种种难题,从而维护整个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的长久存在。

  【必背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与作用。

  【应试对策】准确记忆,直接选择即可。

  7.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7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考查资本结构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从价值、实物两方面去考查。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所谓资本价值构成是多少钱比多少钱;所谓资本技术构成是多少厂房机器比多少个工人;而资本有机构成是将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有机整合为一体。具体而言,影响资本价值构成的因素有五个: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供求关系、国家政策和资本技术构成;而只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价值构成,才叫资本的有机构成。题目所言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不属于技术构成变化,所以D不对;而"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表明是价值变化而不是实物比重的变化,所以A不对。而C项是杜撰出来的干扰项。

  【必背考点】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

  【应试对策】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必须记忆准确、理解到位,否则,会容易出错。

  8.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8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抓住题干中的核心信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应其结果"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就可以知道是阶级分析不清楚,结合备选项,再用排除法,很容易得知主要原因是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而不会是其他选项。

  【必背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条件是分析清楚中国社会各阶级及其对革命的态度。

  【应试对策】熟记基本概念,结合试题正确运用。

  9.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D.教条主义

  9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本题不难,利用熟记的知识直接选择即可,或是抓住"实践论"是为了克服什么,显然是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就知道选D。

  【必背考点】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开始对中国******内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哲学批判。

  【应试对策】熟记基本知识,直接选择即可。

  10.****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公私兼顾、劳资双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

  10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本题利用熟记的知识直接选择即可,或是利用排除法也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3月份民主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召开的;而A、C的内容是建国后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党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D项的内容也显然不是建国前的政策,均排除,只能选B。

  【必背考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应试对策】熟记基础知识,直接选择或用排除法选择答案。

  .
       
        www.59wj.com

  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发展

  11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不难,不管是教科书中,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反复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选C。

  【必背考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规定。

  【应试对策】熟记基础知识,直接判断选择。

  12.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12答案:A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教科书中和党的历次大会决议都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产发展。利用逻辑推断法也可以得知答案是A:中心环节就是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基础,那么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中当然是生产发展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其他各项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这一中心任务的完成。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

  【应试对策】熟记、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直接判断选择。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13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不管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选C。

  【必背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应试对策】熟记、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直接判断选择。

  14.2008年5月28日,****中央总书记******和中国******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两党在新形势下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议

  A.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

  B.开启了国共两党对话先声

  C.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

  D.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

  14答案:A

  【思路剖析】本题为当年的时事题。******在会谈中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本题有一定的主观化倾向,虽然直接考查的是2008年5月28日发生的****中央总书记******会见中国******主席吴伯雄,但要准确回答,还需要把握近年来两岸所发生的其他事件。因为B、C、D三项,都是之前两岸会谈所达成的成果。

  【必背考点】当年相关时事。

  【应试对策】如果无法正面判定的话,可以使用排谬法,即把错误的项目排除。

  15.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飞入太空,实现的是

  A.载人飞行B.绕月探测

  C.天地对话D.出舱活动

  15答案:D

  【思路剖析】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所实现的是我国首次宇航员出舱活动。这是我国当年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A、C是神舟五号进行的;承担绕月探测是"嫦娥工程"。

  【必背考点】当年相关时事。

  【应试对策】对当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需准确记忆。

  16.在2008年4月中旬举行的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上,一举成为第一大党的是

  A.尼泊尔******(联合马列)

  B.尼泊尔******(毛主义)

  C.尼泊尔大会党

  D.尼泊尔民族主义党

  16答案:B

  【思路剖析】一年当中的国际时事很多,最容易考查的内容通常是两个方面:一、与中国相关;二、与世界的整体相关。尼泊尔是我国的邻国,尼泊尔******(毛主义)的执政,是苏联东欧巨变之后国际********运动复兴的成果之一。

  【必背考点】当年相关时事。

  【应试对策】准确记忆本年度的国外大事件,时事题的分量不断在加大,考生须注意这一动向。

  .
       
        www.59wj.com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7答案:AB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本题看似为一时事实例题,其实材料中的实例是铺垫,解题时可以不管,只抓住"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分析回答即可。经判断,被选项中的表述都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故全选。

  【必背考点】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及其应用。

  【应试对策】利用原理的要点内容逐项判断。

  18.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8答案:A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能力型试题。本题前面邓小平的话属于引子和铺垫,核心是后面的总结"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据其进行分析,ACD的表述都正确,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材料中的意思,而B项错在"一切"二字上,有些太绝对、武断。

  【必背考点】真正理解理论创新的含义。

  【应试对策】抓住核心信息,据其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判断。

  1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19答案:A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解本题的有效方法是从问题"科学技术的现实作用"出发,抓住材料中的对应关系:获得新生产力→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已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据此可知,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也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故选AC。历史变革中的决定性力量,从客体方面讲是生产力,从主体方面讲是人民群众,所以B项错误; 自主性力量一般指人,所以D项错误。

  【必背考点】科学技术的现实作用。

  【应试对策】抓住核心信息,据其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判断。

  20.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启发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20答案:AB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能力型试题。"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表达的是B项的意思;"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表达的是A项的意思。C项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是错误观点;D项表达的意思与B相反,不能选。

  【必背考点】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应试对策】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其中核心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
       
        www.59wj.com

  21."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

  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

  D.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21答案:B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能力型题目,即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马克思的话进行解读。其基本要求是对相关基本点把握准确;对题干的语言有理解和归纳能力。"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所以B正确;"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所以C正确;"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爆发",所以D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A不对。

  【必背考点】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以及信用制度的评价。

  【应试对策】马克思的话通常比较抽象难懂。对这类题目,如果无法完全读懂题干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看选项,将错误的排除即可。

  2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性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22答案:ACD

  【思路剖析】本题为记忆型题目。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补偿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构成,所以B项错误。

  【必背考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应试对策】正确记忆基本概念,并区分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

  2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D.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答案:BCD

  【思路剖析】本题是以当年的时事为题材,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所有制属于制度,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属于体制。所以A不能选。BCD三项属于改革的内容和作用,符合题意。

  【必背考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应试对策】对基本概念准确记忆、透彻理解,并结合实际。

  2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表明处理效率公平的关系,就是

  A.把效率和公平相互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起来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协调作用

  C.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D.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24答案:ACD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处理效率与公平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属于记忆型题目。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能抓住的机会多少、掌握的社会资源多少不一样,导致了收入的多少不一样,所以调节分配不公等问题,更多的还要靠政府,通过各种制度、政策的实施来实现,而不是靠市场调节来实现。市场的自发作用通常会造成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所以B不正确。

  【必背考点】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

  【应试对策】记忆。对这类现实性比较强的题目,只要选项本身的说法正确,就可以选。

  25.1921年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A.正确的革命道路B.科学的指导思想

  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

  25答案:B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记忆型试题。中国******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力量、崭新的奋斗目标,而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成立后的奋斗过程中探索出来的,而不是中国******一成立就有的,所以A项错误。

  【必背考点】中国******成立的意义。

  【应试对策】熟记并正确理解基本表述、定性的含义,直接选择即可。

  .
       
        www.59wj.com

  26.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

  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D.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

  26答案:B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这是检测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仔细分析一下各选项,就可知BC正确。这里的"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它反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而不是直接地、简单地反对外来的文化,A错误;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是"大众的"内容,而不是"民族的"内容,故D项也错误。

  【必背考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内容及各自组成部分的含义。

  【应试对策】熟记每一部分的内容,并对应起来选择。

  27.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毕其功于一役"

  B.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7答案:AB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主义者的观点和主张;二次革命论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主义者的观点和主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得出的正确的主张,故选ABC。

  【必背考点】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主张。

  【应试对策】熟记基本知识点,直接选择。

  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8答案:AB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表现在多个方面,最基本的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成功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选ABD。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是70年代末的事情,放在此处不正确。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应试对策】熟记基本知识点,注意区分同类概念之间的内涵,然后直选即可。

  29.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可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29答案:B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经分析可知,"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和"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属于安定有序的内涵,故AC不正确;只有BD的内容才是"诚信友爱"的内涵。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各部分的内涵。

  【应试对策】熟记基础知识,区分清楚相关概念的内涵之间的差异,直接选择即可。

  3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妇女联合会

  30答案:AB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试题。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其中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是实行村民自治;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妇女联合会是妇女群体的一个组织,不属于基层组织,故D项不正确,排除。

  【必背考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应试对策】熟记基础知识,排除相似概念的干扰,直接选择。

  31.2008年中国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什么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31答案:ABCD

  【思路剖析】本题为理解型的时事题。以时事为材料,考查运用基础理论的能力。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华民族的品格、中国******的宗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应试对策】凡是选项本身是正确的,都考虑选。

  32.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在线与网民进行了交流,最近有很多的政府官员,利用网上跟百姓沟通,这种网络表达体现了什么

  A.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B.反腐倡廉的新通道

  C.民主政治体制的新形式

  D.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

  32答案:ABD

  【思路剖析】以时事为题材,结合邓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理进行考查。这里要注意题干中的"网络表达"这四个关键字。它与ABD三项是衔接的,但不属于"政治体制"的内容。

  【必背考点】政治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应试对策】对基本原理不止于机械记忆,而且应当会运用。

  33.2008年8月22号成功举办完奥运会,彰显了我国和世界共同进步而遵守的梦想。奥运理念是什么

  A.平安奥运B.绿色奥运

  C.科技奥运D.人文奥运

  33答案:B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属于最基础的时事常识的考查,直接选择即可。

  【必背考点】相关知识。

  【应试对策】准确记忆。

  .
       
        www.59wj.com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阅读下列材料: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34参考答案:

  (1)上述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它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即同果异因,因果关系中存在着同因异果和多因多果等复杂现象。华佗通过望色、诊脉,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现象,而本质则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6分)

  (2)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4分)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的内容:"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的内涵、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先借助第一问文字中的提示"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圈定考点的总体范围;然后根据材料给定的实例,进一步缩小范围,锁定具体原理即"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在叙述原理的基础上,联系材料即可。本题的第二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属于直接提问,只要将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与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再联系实际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必背考点】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的内涵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应试对策】提炼材料中的核心要点的信息,紧扣题后问题组织答案回答。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

  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10%一路上涨,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年达到11.9%。然而经济偏快增长也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有可能由偏快转为过热。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任务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上半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调整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9月16日起又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回落了2.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五年多首次低于10%,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日益显现,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中国已经从持续升温转入降温状态。11月9日国务院宣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的公布,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四万亿的投资将对经济产生最直接的拉动。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新浪财经等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CPI走势和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6分)

  35参考答案:

  (1)CPI与PPI上升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在逐步加剧,存在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向;CPI与PPI的迅速回落表明,存在着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风险,国内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步加大。(2分) CPI一路上扬的直接原因是:粮食、食用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通货膨胀预期则是价格持续上涨最为关键的因素。CPI和PPI回落的原因:国家采取"两防"的调控政策初见成效;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2分)

  (2)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了不同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趋向过热时,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2分)当经济呈现下滑风险和CPI指数有所下降而仍处高位时,政府对税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规模、信贷方向等作了实时的调整,以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2分)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实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2分)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并结合当前热点的方式来命制题目。提问之一具体由两个小问构成。其一,CPI走势和变化反映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什么问题?所谓问题,通常就是指不理想的状态。经济生活中的理想状态就是供求平衡;不理想的状态就是供求失衡:包括供给大于需求即经济偏冷和需求大于供给的经济过热。按照这个思路,把材料带进去。

  其二是结合材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非常复杂。根据材料的提示,将其中给出的原因答上。

  提问之二是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基本的思路是政府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对策。依据这个框架,把材料给出的具体内容给予抄录。

  【必背考点】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应试对策】根据理论框架,大胆抄录材料。

  .
       
        www.59wj.com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的矛盾同旧社会主义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矛盾,并未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深入地具体地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79年3月30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6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客观上要求中国******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56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中国******回答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2分)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4分)

  (2)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找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根源主要在于体制;明确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分)

  【思路剖析】可以说,这是一道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问题融合在一起命制的综合题,但是问题不难回答。由于每一道试题问得很直接,据其直接回答即可:第一题分两问,第一问的历史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我们党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的背景下提出的,那么该理论的重大意义就不难理解了,也即水到渠成地得到了第二问的答案;回答第二题,在分析材料中提出"深入地具体地研究"之后,抓住"但"后面的信息,尤其抓住信息句"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进行提炼,可知其强调的是发展生产力,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回答就行。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些理论的重大意义。(6分)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地具体地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应试对策】抓住题后问题,结合所给材料,提炼核心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1737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从长期没有到达1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摘自******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摘自****十七大报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才带来了上述变化?(5分)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5分)

  37参考答案: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5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深化、丰富和完善。(5分)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基本问题。本题是一道材料题,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题目不难回答。第一问在快速阅读材料把握好主要信息之后,联系所学知识,按"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的要求直接回答即可;第二问可以不再阅读材料,直接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所构成,据其展开回答每一个理论要回答、解决的主题就行了。因为这三个主题其实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回答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背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应试对策】详细看题后问题,如果问题比较明显,粗粗浏览一下材料,感觉材料中没有直接可用来组织答案的话语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根据试题所问直接组织答案就行。在表述答案时,别忘了兼顾一下材料的信息。

  .
       
        www.59wj.com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如果美国不援助欧洲,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方面都将有窒息之虞,美国这次"援欧"不同于以往,不是向个别国家提供零星援助。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企图阻碍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会得到我们的帮助。任何政府、党派为图政治私利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续人类痛苦的,必会遭到美国的反对。

  --摘编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

  材料2

  2002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尼泊尔,主要讨论反恐合作问题,此后,美国每年向尼泊尔提供4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2003年11月3日美国国会批准了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875亿美元的军事行动及重建援助的拨款法案。西方把这些经济援助和重建计划称为"新马歇尔计划"。

  伊拉克已探明拥有1100亿桶的石油储藏,远景储量达2200亿桶,开采成本每桶仅3~4美元。200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伊拉克重建项目中总价值达186亿美元的26个重大工程合同,同时以维护美国的"基本安全利益"为由,决定剥夺包括德、法、俄罗斯,加拿大等在内的100多个曾经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拒绝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参与上述合同的竞标资格。首批约9亿美元的伊拉克重建合同均在暗盘交易下完成,中标的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而这些公司无不与美国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

  材料3:

  法国前情报员达尼埃尔。雷米在其所著《谁欲杀死法兰西》一书中认为美国已经发动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旨在征服欧洲。1995年至1999年间,美国每年立案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有1/4是针对欧盟的。德国和法国不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惹怒了美国,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抨击德法两国"有问题";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把包括法国与德国在内的反战政府比作是二战前法国队纳粹德国的"姑息主义",引起德法国的不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已经在大西洋联盟中产生了自他50年前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摘自中国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比较"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异同。(5分)

  (2)结合材料一、三,剖析这些年来美、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和原因。(5分)

  38参考答案:

  (1)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出台于冷战时期,后者的提出则是冷战结束后;目的不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建立全方位的美欧同盟,加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后者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控制,打击恐怖主义和推行其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对法、德等西欧大国的态度不同:前者是笼络、扶植,后者是排斥、防范。二者均打着"经济援助"和道德正义的旗号,但后者还带有直接的军事行动;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产物,都有着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5分)

  (2)在外交政策上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在欧洲安全主导权问题上的分歧加大;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的主张与手段不同。(3分)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美欧同盟的基础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经济势力和国际地位增强。(2分)

  【思路剖析】本题目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第一个提问:"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比较'马歇尔计划'和'新马歇尔计划'的异同",实际上是考查美国外交政策的沿革。基本的思路是外交原则与本质相同;具体的外交措施因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

  第2个提问:"结合材料一、三,剖析这些年来美、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显现的分歧和原因",是考查西方国家之间外交政策的差异。关于差异的具体表现,可以根据材料具体归纳出来。而差异的原因,则是利益与维护利益的能力即实力。

  【必背考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西欧的外交政策。

  【应试对策】在透彻把握国际关系实质的基础上,导入具体材料。

  选做题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物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现于国际社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本·哈拉2007年4月14日介绍,在会见中国驻阿联盟全权代表吴恩科大使时说,阿盟高度赞誉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关于解决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积极和平衡的,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性的,有深远的影响力。第一届东盟秘书长、泰国前外长素林2008年1月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东盟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解决本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中国为提升整个东亚地区自信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在东亚地区所做的贡献,对地区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让东盟信服。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态势。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了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5分)

  选做题Ⅱ:

  参考答案:

  (1)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6分)

  (2)中国之所以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4分)

  【思路剖析】本题是跨学科的考题。涉及邓论和当代两门学科中的内容。第一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该问材料已给出答案,直接抄录即可。第二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首先是中国有这样做的意愿即国家性质和外交原则;其次是中国也有这样的能力,即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和外交努力。

  【必背考点】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和外交努力。

  【应试对策】归纳材料,运用原理。

  .
       
        www.59wj.com 如果觉得《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考研政治真题,kaoyan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考研 - 考研政治 - 考研政治真题,kaoyan,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真题心解(点睛版)
相关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