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日期:12-27| http://www.59wj.com |导游词|人气:272

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参观景点路线:杨桥路(双抛桥、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郎官巷(严复故居、二梅书屋)——塔巷——南后街(刻印印书雕塑、同利肉燕)——衣锦坊(水榭戏台)——黄巷(小黄楼)——南后街(花灯雕塑、马鞍墙、叶氏民居)——安民巷——文儒坊(乡约碑)——宫巷(沈葆桢故居、林聪彝故居)————南后街(甘液境、蓝建枢故居)——吉庇巷、光禄坊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地标意义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第一街——“三坊七巷”参观游览。在2009年6月揭晓的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与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等共同参选,以最高票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过了两百多年,西晋时期的福州已经稍有规模了。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嫌城太小,便在今屏山南麓建成一座郡城,称为“子城”。 三坊七巷源于唐末闽王王审知扩建新城。王审知当政时,嫌原有子城太小,在子城外以钱纹砖砌筑起“罗城”, 据说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城北是政治中心,多为贵族居住;城之南为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也就是在此时,三坊七巷成为罗城西南的重要区域,坊巷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的“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从北到南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形成“棋盘状”的传统街巷格局。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被改建为马路,因此:我们今天讲三坊七巷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三坊七巷” 历经许多年,格局依旧,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200多座,其中水榭戏台、严复故居、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是中国目前在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三坊七巷”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体现福州古名居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用材上适应福州潮湿温热的气候特点;院落庭院布局上体现传统家族伦理观念;园林精巧雅致, 体现亲近山水的风雅情趣,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除明清时代的建筑外,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坊七巷的文化底蕴。近代诗人陈衍作诗提到:“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后期,福州士子固有的忧国忧民意识在世道变迁之中表现得更加强烈。这里涌现出一批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庐隐、郁达夫、郭化若、吴石……翻动历史,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或多少映现在三坊七巷,可圈可点的达150多人之众。

  可以说,三坊七巷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福州人追求正统教化的人文性格与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的相互融合。作为福州城市精神集结地、福州名贤文化纪念地、福州传统商贾文化传承地、福州民俗文化展示地,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名片。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福州也曾走过弯路。上世纪末,全国旧城改造热中,三坊七巷也曾面临相同的被“改造”危险。福建省、福州市及时调整思路,终止了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原有改造项目。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将保护修复福州三坊七巷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三坊七巷由开发、改造转为整体保护、修复,政府投入逐步加大,保护修复工程支出主要投向民生,使三坊七巷的改造不仅成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程,更是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安居工程、民心工程。

  “三坊七巷要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给予三坊七巷修复改造工程很高的评价。福州市的探索之可贵,在于同时保护生活形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后的三坊七巷不是排斥了原有居民原生态的旅游区,而是将三坊七巷打造成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居住社区,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说的好:三坊七巷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闽台深厚渊源活化石,她的成功保护不仅仅是福州的财富,更是海峡两岸、海西经济区的共同荣耀,需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杨桥巷

  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扩建为马路,由巷变成了路,很自然路名就定为杨桥路。旧时杨桥巷东头南面有“台湾林”大院,因为这个大院就有海峡两岸的一段佳话。陈宝琛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访台时,结识了台湾板桥林氏家族的林维源,促成了他的二妹陈芷芳与板桥林家结亲,陈芷芳嫁给了林维源的侄子林尔康。甲午海战后,林尔康携妻带子渡海来到福州,在杨桥巷建楼盖屋定居,林尔康女儿林慕兰,嫁给了严复的三公子严叔夏为妻。严叔夏1952年至1956年曾任过福州市副市长。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和严停云都是响誉台湾妇女界的名人。严停云以姑姑华严的姓名为笔名,创作了大量散文,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严倬云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嫁给后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的辜振甫。辜振甫先生因“汪辜会谈”而载入史册。严倬云从小在福州长大,后到上海读书十几年,再后就随母去了台湾。人们从上面的史实,不难看出海峡两岸千丝万缕的源缘关系,两岸本是一家人。

  .
       
       
        www.59wj.com

  【双抛桥】

  杨桥巷东起东街口,西至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一是在古代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荫,称为“合抱榕”,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传之久远。“合抱榕”被市民评为“十大榕树”,可见它在福州市民中的位置。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继续造福过路的人们。

  【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

  我们现在所处的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林觉民,闽县(今福州市区)人,辛亥广州起义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从小就有叛逆性格。天资聪慧的他厌恶八股文,13岁那年在被迫参加童生试时,他在试卷上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第一个走出了考场。14岁进福建高等学堂,1907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3月3日,林觉民放弃了他十分珍惜的留日学习机会,为筹划广州起义,由日本来到香港。3月底,林觉民返回福建家乡,召集同志,赶制炸药。林觉民投身革命,卖掉家产用以制造炸弹,他的妻子陈意映不但不反对,还拿出自己的首饰和陪嫁来支持他。林觉****送炸弹出城时要把这些炸弹放在棺材里,然后要一个女人来扮做寡妇哭她丈夫,这个女人本来他是要陈意映来装扮的,陈本人也很愿意,但是,林觉民考虑到陈已身怀有孕,就另选了别人。1911年4月24日,离起义只有三日了,林觉民料定此去九死一生。天亮前,他写下了《禀父书》和《与妻书》两封绝笔。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林觉民与方声洞等率先袭击总督衙门,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在堂上发表演说,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

  林觉民被捕后,全家为了避祸匿居到光禄坊。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将林觉民写给父亲及妻子的遗书塞进门缝。林觉民在《禀父书》里写道:“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怒之。”

  《与妻书》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殷殷的情意和深深的歉疚,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新婚不久,陈意映就曾请求林觉民远行时能将她带上,生死都愿相随。二十多开前,林觉民从家中离去时,陈意映无奈地靠在门上看着丈夫身影越行越远,泪眼婆娑,心乱如麻,却绝没想到那竟是永绝。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竟然以这样的文字与妻子“如晤”,怎么能“如晤”?!陈意映望断秋水,等来的却是天人永隔的悲恸。吾至爱汝……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正是因为“至爱”,所以才是至痛。

  《与妻书》中也十分细腻地表达了烈士对故里“三坊七巷”的眷恋之情,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看到这,我们怎能不为烈士牺牲前对亲人和美丽家园——“三坊七巷”深深眷恋之情所震憾!一封《与妻书》,海峡两岸不约而同都将它收入中学课本。印尼、新加坡等国的华文教材中,据说也有它的位置。

  林觉民故居也是“世纪老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的故居。林觉民被捕后,林氏家族逃离此宅,房屋卖给冰心祖父谢銮恩。隔墙外南侧“紫藤书屋”花厅,就是当年冰心祖父设塾课徒之所,这里培养出不少当时社会中坚人物。屋里的柱子上还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虽然时间不长,但给冰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这样回忆到:“我们老家在福州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

  南后街林觉民、冰心的故居,同时也是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的祖居。林长民与林觉民是同曾祖父的堂兄弟。1919年林长民在国内报刊上率先披露巴黎和约的内容、从而引燃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林徽因是作家和新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同时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南后街

  【牌坊】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坊七巷的主入口牌坊。牌坊正面中间一对是由郭道鉴撰联、省书协主席陈奋武书写(字体为行草)的:“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据史书记载,宋代福建共有7607人中进士,其中有22位状元,按人口比例为全国第一;明代福建有2410人中进士,在全国名列前茅;清代有1337人中进士,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从三坊七巷大宅走出的,仅仅一条文儒坊,1958年以前,保留下来的“解元”、“世进士”等纪念金榜题名的御赐牌匾就达十余面之多。近代三坊七巷更是才子扎堆。当地人说,因为金斗河与安泰河围绕着三坊七巷呈人字形叉开,活像一本翻开的书本,所以,这里的子弟格外善于读书。

  旁边一对是柯云翰书写(字体为行草)的“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的南后街,曾经试馆林立,每逢乡试,各州县员生云集而来,书声琅琅,意气奋发。南后街与位于和平门外北京琉璃厂单说古旧书店就有24家之多,花灯店更比肩接踵,达数十家之多,绚丽火红,一路绵延而去。清末举人王国瑞在此处游览时,一时兴起,感慨吟出一名“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就是这个人,第一次将南后街与琉璃厂类比了起来。

  郎官巷

  各位团友!走过了杨桥路,我们首先来到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在七巷中,郎官巷的长度最短,只剩一百余米了。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微弯曲,所以,当年它的长度据说列七巷之首。在郎官巷原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讲的是,宋代在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因为这个刘涛,也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巷子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郎官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官呢?

  “郎”其实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郎”即古“廊”字,指宫殿的廊。郎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时就开始置设了,秦、汉相沿,东汉时,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任事的人通称为尚书郎,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的要职。到了清代初年,刑部设十四个司,各司长官正的称郎中,副的称员外郎,总称“郎官”。“郎官”为五品以上,专门负责为皇帝出谋划策,可以说是皇帝的高级参谋人员,虽然品级不高,但很受皇帝器重,是朝廷重要官职的候补人选。

  宋朝著名学者陈烈也居于此巷。在这条巷里住过的还有清代爱国诗人张际亮、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接下来请大家参观严复晚年的居所---严复故居。

  .
       
       
        www.59wj.com

  【严复故居】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毛泽东推崇严复和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

  严复于1854年1月8日出生于福州市南台,少年时期,严复先在福州船政学院接受了西式的教育,后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回国后短暂地在福州船政学堂从教一年,从此开始了执教天津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的历史,对于近代海军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严复还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等职,更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之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

  这样一个脑中装满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学说的人,犀利的双眼早已透彻看穿中国铁板一块的旧制度的弊端,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从西方回来后,严复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对科举恋恋不舍。在他身为北洋水师总教习,甚至副校长、校长之后,竟还先后参加过四次乡试。先是为自己捐了一个应试的资格,然后1885年回福建应乡试,没有中;1888年、1889年两次入京参加顺天乡试,又没中;1893年4月,他不小了,已近不惑之年,竟再回福建应试,还是没有中。甲午战争,中日在海上一场恶战,这场战争几乎就是大清国彻底走向衰败、日本迅速走向强大的一个分水岭,那么对于严复来说,是不是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呢?那以后,他从八股文中解脱出来,斗士一样跃上战场了。1898年,严复译述《天演论》单行本出版,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化原理,阐述其救亡图存的观点,对处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年代的中国人民,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改良主义思想倾向与严复早年的战斗性格截然不同,却又有着一脉相承的必然性,使他对十月革命持批评的态度,甚至对封建帝制的复辟也持明显的同情立场。这一点无论从他早年对封建帝制的情感上的留恋中,还是从他晚年的政治思想中,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严复在运用西方思想武器改变中国现状的愿望无法实现,又发现资本主义也不能解救中国的情况下,必然地选择了向传统文化寻求济世良方的道路。历史在演进,个人认识总带有局限性,尽管严复晚年有迷惑与彷徨,但他通过政论文章和八大译著,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政治制度介绍到中国,给国人带来新鲜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60岁之后,严复就得上了哮喘病。1920年底回福州养病时,时任福建省督军兼省长的李厚基为他买了这处建筑。李厚基是海军总长刘冠雄的保荐下,才获得这个位子的,所以一直对刘大人感恩戴德。而刘冠雄除了跟严复是老乡外,又是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就因了这层关系,见严复千里迢迢回到福州,李厚基先殷勤地把他接到督军府“洗尘”,又以房子作为礼物拱手献上。房子不大,也就六百多平方米,却简朴实用,可惜他住得却并不舒服。1920年10月29日起,郎官巷16号的花厅楼上又开始不断传出一个老人粗粗的喘气声,太痛苦了,为了止疼,医生给他开出“特效药”,他病不择医,一口吞下,谁知竟是鸦片,而且一次成瘾,病却还是每况愈下。如今看上去极不起眼的老巷中,中国近代一位在思想界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合上了眼睛。他把自己最后的灵魂永远放进幽静的郎官巷中。

  严复故居由主座和花厅给成,建筑从北朝南,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主座双重大门向前,前有装在石门框内木条隔扇门(又称宁波门)、后有装在石臼上的串桶大板门。大厅是清朝同治年间建的,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大厅摆放案几、八仙桌、茶几和椅子都是晚清时期的文物。花厅是民国时期建的,后面还有回廊。

  【二梅书屋】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梅书屋,始建于明代,至今为止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占地面积有2016平方米,前后左右共有五进,从郎官巷一直通向塔巷,一座宅院横跨两巷。这里曾经是清代的进士林星章的住宅。

  这里是门头房,大家请上面看!在顶部饰以弯椽卷棚,两侧驼峰鹿形浮雕的两旁饰以莲花。在插屏门两侧门柱上方是“鹤鹿同春”浮雕。这里是房子的前天井,前天井三面回廊,东西两侧女儿墙主要起到挡水功能,让回廊瓦面的水不溅到厢房内。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进厅堂,这座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正中间用彩金插屏门隔成前后两个厅,东侧厢房隔心是用藤条编织成盘缠纹的花饰(这是房主在民国的时候制作安装的),门扇、窗扇、壁板全是用楠木制成。这里是清代的建筑,下面请大家欣赏清代精雕细琢的木制雕刻:挑檐下四出跳插拱两侧雀替透雕“如意云”图案,出跳处饰以鸱吻(龙生九子之一,管消防的),檐柱下青石柱础刻以“四季花卉”图案。轩廊上卷棚饰顶,明间、次间卷棚两侧梁架上驼峰均饰以“平安富贵”图案。明间厅堂前襻间倒人字拱上施一斗三升,厅堂上六角形褪色红漆灯杠两侧配镏金“孩童戏狮”图案。厅堂四扇漆金插屏门,插屏门上有“瑞云夔龙”贴金纹饰。

  大家在参观中可以发现,在三坊七巷的建筑基本上是不带油漆的,保持木头的原色,看上去古香古色,而只有灯杆和插屏门是带有颜色的,有的观众会问,为什么有的插屏门是黑色,而有的是红色的呢?那是因为颜色不同代表着建筑年代的不同,在明代一般是上黑色的油漆。据有关人士讲当时的君主姓朱,所以民间禁止用朱红色,发展到清代就用红色的了。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插屏门的颜色辨别建筑的年代了!在插屏门上有贴金饰纹,除了吉祥如意之外,在民间风水学上有金生水、水火相克的说法,所以也有插屏门贴金有防火的寓意。

  大家再看上方的灯杆,它摆放的位置也是很讲究的,如果灯杆在中柱的内侧,说明这家主人的事业在本地发展,而在中柱的外侧则说明主人的事业是在外地、甚至漂洋过海发展。据说以前的主人如果将宅院卖掉,会将灯杆带走,新的主人会在上面放一根新的灯杠,图个人丁兴旺。

  大家现在来到这里就是第四进二梅书屋的所在地,书屋自成一体,坐落在整座宅院的中心部分,远离了室外的喧哗,显得格外的幽静,也是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真实写照,书屋前后共四间书屋是主人林星章藏书、阅读和写字的场所。因为主人林星章喜欢梅花,就在自己书屋前种上了两株老梅树,枝繁叶茂,因此林星章给整座宅院取了诗情画意的名字“二梅书屋”,也是福州最著名的古书屋之一。旁边这里为“雪洞”林星章将它称为“七星洞”冬暖夏凉。“二梅书屋”建筑中以假山、雪洞等为通道,在全国建筑中独具特色,也是福州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代表。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整座宅院的花厅园林部分,花厅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前后四间厢房。大家请看!所有隔扇、槛窗、墙裙等皆用楠木制成。窗子都是双层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厅堂两侧的隔扇隔心部分都有水彩画,有戏剧故事和花鸟树木,背后还有书法题款。各位观众请看庭院中:厅前小花园有两侧分别有两座八角亭,院中有一株百年的荔枝树,树后假山均用海石和太湖石垒砌而成,并设有台阶可上假山顶部,这是三坊七巷内假山的共同之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惠民也曾在此居住过。

  塔巷

  出了二梅书屋,我们来到的是塔巷,全长295米。为什么叫塔巷呢,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巷口坊门上的小塔了吗?塔巷有千年历史,顾名思义在这条巷里曾经有座塔,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所建,名为“育王塔”。五代王审知大力提倡佛教,在城里大盖寺院,福州在五代时有大大小小700多座寺庙和各种塔,宋太守谢泌曾经写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当时福州城内的一大奇观,这七塔包括现在的白塔、乌塔以及这条巷里的育王塔。育王塔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明代时废弃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在巷门上立起了一座袖珍塔,作为古迹纪念。

  南后街

  出了塔巷,我们将穿过南后街前往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南后街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还有专为文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以及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五四”时期南后街出了三位有名的才女,分别是谢冰心、庐隐、林微因。

  .
       
       
        www.59wj.com

  【刻印印书雕塑】

  我们现在看到的雕塑是古时后街上的传统工艺行业——刻印印书。历史上的三坊七巷居民多是缙绅官眷,巨商富户,因而后街集中了大量书坊,裱褙店等,传统的文化氛围极为浓厚,书坊出书量极大,刊刻了许多著名的地方文献,其中最出名的是“闽都别记”。林纾、王寿昌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就是在这里刊印成书的,书坊曾是南后街的品牌,大部分是文人开的,这些店主并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卖书、换书达到文化的交流。聚集在南后街的书坊有名可查的有24家之多, 有的书坊还兼营刻书出版业务,前店后坊,边印边售。

  【同利肉燕】

  福州市井有一句俗语:鱼丸扁肉燕,人人吃不厌。相传,早在明朝,福建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而又有“太平燕”之说,“太平燕”成为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虽然福州当地的肉燕铺有数十家,但唯有“同利”是历经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肉燕铺。“同利”作为百年中华老字号恪守“同心同德”、“利国利民”的祖训,选料上乘,做工精细,燕皮韧而有劲,不糊不烂,清爽可口成为福州有口皆碑的家常名小吃之一。

  衣锦坊

  穿过南后街,我们来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是三坊七巷中最靠近福州西湖的。据说,当年西湖的湖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这条坊内也确实出了很多名人,如福州早期革命烈士翁良毓、著名书法家郑孝胥居住于此。接下来请大家参观位于衣锦坊内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水榭戏台】

  大家现在来到这座建筑就是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水榭戏台”。 这座宅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历风风雨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清代道光年间为孙氏人家购得并加以扩建,自西向东三座建筑分别为:主座大院、别院、花厅园林。每座都有三进,“三三得九”整个宅院共九座,占地面积2765平方米。大家里面请,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里是一道插屏门,福州在风水的角度上有“开门不通财的说法”,故这道门平常是不开启的。

  大家现在来到的就是主座的厅堂部分,是一座明代的建筑,建筑风格简洁、规整。各位观众请看上方: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又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这是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的做法,使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我们前往主座的第二进。大家请抬头看,我们头顶廊道的形状象什么?对,像一个倒扣得乌龟的壳子!叫“覆龟亭”。在三坊七巷的宅院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逢到了下雨的天气,通过“覆龟亭”的廊道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可以不用打伞的。

  现在来到的是主座的第二进前面的这座建筑是厢房部分,这里采用的是“明三暗五”的格局。所谓“明三暗五”是指,站在这里看这座建筑有三间屋子,其实在旁边还有两间,被两堵隔墙所隔,所以明看只有三间,其实是有五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局呢?我们在前面介绍到,这座房子初建于明朝,因为当时官制森严,要达到三品以上的官衔才能享受这五开间房子,所以当时的房主取巧就建了这种格局,这就好比现在不同级别的干部享受不同面积的住宅是一样的。

  主座每进东侧有小门通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请跟我往东走,前往第三座花厅园林。各位来宾这里是宅院的花厅园林。花厅最大的特色,也是最精华之处就是----水榭戏台。在封建社会里,戏台一般是搭建在祠堂、祠庙、或是戏院里,能够把戏台搭建在自己家院子的水池中在全国是非常少见的,在三坊七巷仅此一处。这座戏台是清代的建筑,歇山顶亭状的木构建筑,请看戏台上方方形平闇上有“团鹤”和“蝙蝠”的彩绘,象征福寿。戏台面积有30平方米,呈四方形,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上戏台。

  这座宅院和旁边的宅院仅一墙之隔,请看在两座宅院的墙上还有一个拱门,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时的深宅大院为了共同抵制火灾水患等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在建宅初期,邻里会达成共识,彼此为对方保留一条逃生避祸的门洞。所以在三坊七巷里每座宅院的每进相通,宅院相通,巷巷相同

  文儒坊

  文儒坊是现在三坊七巷中最长的一条,460米,最初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文儒坊以历代文儒辈出而出名,明清两代坊内很多文武官员聚居在这里,有抗倭名将张经、台湾总兵甘国宝、“六子科甲”陈承裘,清代大学者陈衍等。还有著名的尚书世家、祭酒世家林瀚家族,荣极一时,曾经是“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三代担任国子监祭酒。在中华名联里面有这样一幅联写到“进士难,进士不难,难得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不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这句名联写的正是文儒坊内的林氏家族。

  【公约碑】

  在这面墙上镶嵌着一块碑,碑文写到:“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从落款来看,文儒公约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订立,相当也我们今天的“文明公约”,据有关人士认为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实属罕见,这是福州古坊巷仅存的乡约碑。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城市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排列有序。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实行里市制度,以坊为单位,坊内不可经商,经商只能到固定的市场。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福州三坊七巷的现有形制,以民居为主,坊巷内商铺极少见,在坊巷的出入口处建立封闭的高墙,并立碑约束居民行为,成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
       
       
        www.59wj.com

  安民巷

  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历经多次更名,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古籍书店】

  南后街作为古籍书店的聚集地,有许多的孤本,善本,古旧书籍和历代的文人字画,所以成为了当地和外地名流学者光顾留恋的地方。近当代的谢冰心,郁达夫、郑振铎等,只要在福州,都爱到南后街逛书坊,购买古旧善本书籍。由此可以看出南后街在当时是非常的繁华,在当时民间有一句玩笑话是这样说的:“最不经踩的是南后街店铺的门槛”。

  【“米家船”裱褙】

  南后街是文人士子出没的地方,除古籍书店闻名外,裱褙业也很兴盛,其中以“米家船”裱褙店最为闻名。“米家船”的店主人姓林,而不姓米,那为什么林家的裱褙店叫“米家船”呢?传说老店主向一位何举人为小店起个响亮的名字,何举人沉吟良久,挥笔写下“米家船”三个大字,并解释道:“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喜欢沿着长江中下游飘游写生,由于江南气候潮湿,每到一个码头,米芾都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船头,一边晾晒,一边展示。“米家船”就取自“米家书画满河滩”,意味深长,用来做裱褙店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了。”

  “米家船”裱褙店自创办以来以优质的选材和精湛的技艺闻名, “米家船”不但宣纸、面料、轴条是专门订做的,连浆糊都大有文章。煮浆糊要掌握火候,煮好后还要用水泡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样能消火,保证裱出来的字画平整不变形,然后再加进祖传的药方,虫子怕药,可以防蛀。于是,百年老店“米家船”成了福建一个叫得响的牌匾,许多名家都把字画送来这里裱褙。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字画,也曾送到“米家船”裱褙。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华侨也常带着名人真迹慕名前来裱褙。至于名字的由来那更有一说。

  宫巷

  接下来我们参观七巷之一的宫巷。宫巷有“宫”吗?

  现在没有,以前却是有的。不是皇家宫殿,而是一座道观紫极宫。在唐天宝元年,皇帝听信于一个名叫田周秀的道士,在京城建方清宫、太微宫,在全国的每个州都建一个紫极宫,福州的紫极宫就建在这条巷内,因此得名。

  “宫”不大,香火却相当旺,门前立一对姿态优美的石麒麟。传说每至夜间,麒麟就活了,就外出闲逛,进东家门西家院,惹出很多故事。后来宫被拆,建起了小学,石麒麟不知去向。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对这条巷子有如下印象:“走过宫巷,风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宫巷是目前福州保护最完整的古巷,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上千平方米的宅院有10幢之多。

  有趣的是,林则徐三个女婿家都在宫巷,大女儿林尘谭嫁刘齐衔接,二女儿林普晴嫁沈葆桢,三女儿林金鸾嫁郑葆中。沈家与郑家相对,刘家与沈家相邻,中间,夹一座约三千平方米的大房子,明末时曾是唐王朱聿健在福州称帝时的大理寺衙门,也是明清两代福州最大的一座豪宅,后来房子的主人改为林聪彝——林则徐的三儿子,历任内阁中书、六部主事、六部员外郎、署浙江按察使、嘉湖海防兵备道等职,还曾随林则徐流戍伊犁,协助父亲在新疆勘田垦务、推广“坎儿井”等。姐夫、小舅子相邻而居,温馨的亲情弥漫于宫巷这几栋深宅大院间。

  .
       
       
        www.59wj.com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舅舅兼岳父——林则徐,他对沈葆桢的少年时代乃至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沈葆桢是林则徐书房的常客,在这里,他览阅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作,在与舅舅的交谈中也开始对“洋务”二字产生了最初的了解。

  沈葆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船政大臣,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他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在福州马尾办起了中国也是远东最大的造船厂——马尾造船厂,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 沈葆桢受左宗棠、李鸿章等大臣的举荐,主持福建船政局7年,造船20艘,每造一船,动辄要花费十六七万两甚至更多的白银。然而,沈葆桢主政7年,却两袖清风,没拿过一两养廉银子,没收过一次政策允许的“折色”、“火耗”余额收入,没收过一文捐纳。他60岁辞世前半年,才还清了从马尾船厂借用的2000两银子。本来光绪皇帝曾给了沈葆桢3000两银子作为他给父亲修墓和给子孙聘请教师的费用,可沈葆桢却在一次福州发生特大洪水时给捐了出去。沈葆桢死后,除了几间祖上传下来的房屋以外,田无一亩,家无长物。

  沈葆桢故居为木结构,四面风火墙,由三进院落、一列倒朝楼、隔院3座花厅组成,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物布局严谨,体现福州地方古代官绅宅第的建筑风格。宅院四周围墙高大,墙头制成翘角,伸出宅外,在翘角和墙的上部装饰泥塑的人像、花鸟、鱼虫、静物等,俗称墙头花,体现明、清代福州地方传统的墙头雕塑技艺和风格。

  沈葆桢还是台湾近代化之路的首倡者,开创台湾建设的新局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日本政府借由1871年中国原藩属国琉球人在台湾被原住民误杀的“牡丹社事件”,趁机生事,企图侵占台湾。任命时任船政大臣的沈葆桢临危受命,担任“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审时度势,对台湾局势作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一方面与日军严正交涉,进行谈判,晓以利害,申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另一方面积极备战。由于沈葆桢的不懈努力,短短的时间,台湾防务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者,沈葆桢奏请朝廷开放海禁,解除了朝廷原来禁止大陆人民“偷渡”台湾、禁止台湾人民“私入番区”的禁令,使得福建沿海地区的人力、物力、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流入台湾。沈葆桢的远见卓识和各种兴台措施,使台湾的经济实力飞速发展。海禁的解除,引发了自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次福建沿海移民潮。从此,台湾人口大量增长,台湾与大陆可以自由通航、通商往来,带来了台湾社会、经济的一次大飞跃。台湾的近代化过程就是从沈葆桢治台开始的。

  【林聪彝故居】

  林聪彝是林则徐的第二个儿子,林则徐充军新疆伊犁之时,林聪彝和弟弟林拱枢随侍,之后林则徐带病从福州赴广西,林聪彝随行。林则徐不幸病逝于广东普宁时,是林聪彝扶其灵柩回福州。林聪彝曾任过浙江衢州知府、杭嘉湖兵备道,并署理过浙江按察使。林聪彝故居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明末唐王朱肇建在福州称帝时的大理寺衙门,也是明、清时期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林聪彝为官之后所购置了该房产。

  故居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开间的门头房,门头房北侧的墙头上有灰塑,灰塑的内容是这片宅院的立面地图,但现在已斑驳不清。穿过门头房,入石框门便是第一进,请看我手指的地方,南面的山墙上原有精美的灰塑,为独角兽“獬”,在文革中被破坏,现在隐约看出当时的痕迹。为什么塑的是獬呢?因为在明末时,清兵攻占南京,明朝流亡皇族、唐王朱聿键入闽,在福州称帝时把大理寺设在此处,而“獬”是象征着正义的古兽,是明代大理寺建筑的重要标志。

  入厅堂过雨亭往右走是第二落的第二进,南面是假山,假山是太湖石和海石堆砌而成,太湖石和海石都是做假山的最好原料,假山中有一个水池,现在已被填掉。这是歇山顶的亭子,供主人休闲、娱乐。这里有假山、水池、大榕树及亭台楼阁,是三坊七巷中最大的庭院园林之一。

  第三进是花厅部分。这里是房主购得此宅后重新修缮过的,完全是清式建筑,这里的建筑构件汇集了福州工匠的高超技艺。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花厅的回廊部分,檐下的悬钟上刻有“佛手”的图案。转过回廊至花厅廊檐。这里的檐下的悬钟采用透雕的手法,下为花蓝,上为牡丹图案,檐柱下的青石柱上刻有浮雕动物图案,以及回廊上的妇女儿墙极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再往上看这里的马鞍与别处不同,这叫国公帽马鞍墙,因为它的形状就像隋唐演义中鲁国公程咬金的帽子。这里完全是清代建筑,与主座的明代建筑简洁、规整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三进的石门框有一个灰塑,塑的是亭台楼阁,保留相对完整;这是花园歇山亭的北侧,隔墙上有漏窗,这种漏窗在三坊七巷的建筑中仅此一处,漏窗上的栏杆刻有竹节的图案。

  .
       
       
        www.59wj.com

  南后街

  【泔液境】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太常博士苏舜元在福州任职时,为解决城内居民生活用水,在城内杨桥巷、澳门路侯官县前、桂枝里安泰桥下、南后街甘液坊(今泔液境)等处主持开凿了12口水井,这些井被福州民众称为“苏公井”。如今苏公井大部分在城市的扩建中消失。在修复三坊七巷古建筑时,发现一石门框上有一块镌“泔液境”三个阴刻鎏金字的石匾,泔与甘通假,意味甘甜,液这里指水。在砖土结构的残墙边,还发现一口已近干涸的水井,这口水井是南后街近千年历史的见证。未拆前这里有一条小巷,小巷因此井而得名称“丰井营”,这口井即为宋代福州城内赫赫有名的“苏公十二井”之一。为使“苏公井”及泔液境历史元素得到有效保护,对泔液境原地保留,不加任何修饰地采用双层钢化玻璃罩进行科学保护。玻璃罩帽沿下和罩子四周底部都能通风。玻璃罩外围地基下砌,四角留有排水孔。

  【蓝建枢故居】

  各位来宾,接下来请继续参观三坊七巷内的名人故居,民国时期海军司令蓝建枢的故居。在民国海军37年的历史中,曾经先后出现了11位海军司令,其中有8人为福州人,而三坊七巷就走出了6位海军部长,司令,分别是:萨镇冰、谢葆璋、刘冠雄、林葆怿、蓝建枢和陈季良。

  大家看到这里青砖外墙就是蓝建枢故居。蓝建枢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第三届驾驶班,之后留学美国,担任民国的第五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中将衔。

  大家里面请!(站在厅堂)这部分建筑建于清代,民国时期修葺过,建筑面积1029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七柱。里面的这座建筑是蓝建枢晚年所建,采用青砖与木砖混结构,因为蓝建枢曾经赴美留学,所以他所建的建筑带有西式风格,为中西合璧的建筑,也反映了蓝建枢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这与旁边清代中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宅院的建筑集清代,明国时期,西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一座建筑。

  请随我往里面继续参观,请这边看!在这里门扇上的雕刻非常的特别,在上面有四个大字从右至左为“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大家可以上前看一下,这里非常特别的是所有的木刻没有用一颗钉子和粘合物,都是铆上去,工艺精湛而且细腻。我们脚下踩得也都是木制的地板,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地板上有方形的孔。那是因为福州气候潮湿,将地板打孔以防潮通风。这几个孔还起到“空调”的作用,因地下空气流通,凉气会从孔透到室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可使房屋内冬暖夏凉。大家这边请!这座建筑建于清代,上方有“一路连科”的图案,在下方有八卦的木刻,在古时很多人都信奉佛教,从这个八卦的木刻不难看出而蓝建枢是信奉道教的。

  吉庇巷、光禄坊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 传说,家住吉庇巷的一个穷秀才,叫郑性之,家境贫寒。有一年,又到寒冬腊月祭灶的时候,家里却没有钱买祭品。早上,郑性之硬着头皮,到巷口卖肉的店里,求老板赊点肉。正好老板不在店里,老板娘看着郑性之可怜,颇为同情,就赊了点肉给他。郑性之高高兴兴把肉拎回去煮了。谁知道,那肉店老板回店后,知道老婆把肉赊给穷秀才郑性之后,满肚子不高兴,就冲到郑性之的家里,把刚煮好准备祭灶的猪肉夺了回去。

  郑性之当然也生气了,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穷呢。他只好在纸上画了一匹马,好烧了祭灶。想想又不甘愿,就在那纸上题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匹乌骓一只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穷秀才郑性之虽穷,却有志气。他发奋读书,终于在嘉定元年考了进士第一。当年郑性之穷困潦倒的时候,受到一些势利小人的欺负。而当他衣锦还乡的时候,一些人心中有愧,担心受到报复和羞辱,自然要急急忙忙躲避。据说那肉店老板就是感到无颜见郑,急避到暗处。因此此巷就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在吉庇巷口,就有福州著名的百年老店“安泰楼”酒楼。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俗语中“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
       
       
        www.59wj.com 如果觉得《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导游词,dyks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导游考试 - 导游词,dyks,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相关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